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,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,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,基础部大学英语教研室于9月25日下午在会议室进行了主题为“观卓越课堂之妙,探智慧教学之道”的优秀教学视频观摩与心得分享活动。

活动伊始,教研室主任张玉玲老师指出,本次教研的核心是希望老师们以优秀教学视频为“镜”,反观自身教学,从“教”与“学”的双重角度,探寻如何打造更具启发性、互动性与学术性的大学英语课堂。

在集中观摩环节,教师们全神贯注,时而快速记录,时而凝神思考,不仅记录教学流程,更专注于师生互动、课堂生成等动态细节,努力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寻找可迁移的教学智慧。
观摩后的研讨将此次活动推向了高潮。其中,马霞青老师说:大赛历练让我明白,一堂好课绝非即兴发挥,它始于一个清晰、可衡量的高阶目标。视频中的教师通过搭建精准的“支架”,将宏大的目标分解为可控的步骤,确保自己的教学形成一个从目标设定到成果评估的完整闭环。何毅屏老师说:我之前可能陷入了一个误区,认为技术运用越高频、越酷炫就越好。但今天的视频告诉我,技术的最佳状态是自然。它不是为了替代教师,而是为了创造以往传统课堂无法实现的高质量人际互动,解决“真问题”。张国玲老师说:在大赛中,我努力设计各种活动,但回头看,很多环节依然是我在主导,学生在“配合”。而今天的视频里,完全是学生在主导,教师只在关键时刻进行点拨。教师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试错氛围,学生敢于犯错、敢于争辩,语言能力在真实的运用中得到了淬炼。因此,我相信,只要我们教师精心做好教学设计,敢于“沉默”,学生智慧的声音才会真正响亮起来。

最后,张玉玲主任在总结中强调:“今天我们观摩的优秀教学视频,其共性在于‘以学生为中心’的深度实践。无论是学术思维的锤炼,还是智慧技术的赋能,最终都指向一个目标——促进学生的自主性、探究性和协作性学习。我们从这些案例中汲取的不是僵化的模式,应是这种教学设计的底层逻辑与创新勇气。”
此次观摩与研讨活动,不仅是一次视觉的冲击和思想的洗礼,更是一次集体的赋能与行动的号角。我们坚信,以此为契机,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必将迎来一个更加注重内涵、更具创新活力、更贴合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的新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