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20日下午,基础部英语教研室在基础部会议室召开主题为“AI 赋能课堂教学改革研讨”的教研活动,英语教研室全体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。

会议伊始,英语教研室主任张玉玲教授指出本次会议的核心目的: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,教育领域正迎来深刻变革。本次研讨旨在整合英语教研室现有AI教学资源,交流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经验,剖析其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,进而明确AI赋能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向和实施策略,推动我校教学质量再提升。接着,张主任分别邀请了席丽红老师、杨扬老师、韩笑老师进行了AI赋能课堂教学经验分享和教学设计要点介绍。

首先,席丽红老师分享到: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引入AI自适应听力训练系统,可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自动匹配听力材料,如新闻报道、访谈对话等不同体裁,并实时监测学生听力薄弱点,如数字信息捕捉、长难句理解,推送针对性强化练习。另外,席老师还指出在大学英语的口语教学模块,利用AI口语互动机器人(如Hi,Echo)开展“一对一”课后练习,AI 智能口语陪练可模拟学术答辩、跨境商务沟通等大学英语典型场景,实时纠正学生发音、语调及表达准确性,并生成个性化口语提升报告。此外,在课堂小组讨论中,AI实时记录各组发言情况,分析学生参与度及语言表达质量,为教师课堂点评提供数据支撑。总体而言,AI赋能的大学英语课堂学生的参与度、专注度、积极性均有可能提升。

接着,杨扬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AI赋能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。她分享到:针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需求,引入AI写作指导平台,可实现从审题分析、提纲构建到范文参考的全流程辅助。i write平台能精准识别四级写作中的常见问题,如中式英语表达、句式单一、逻辑衔接生硬、主题偏离等,并提供修改建议及同类话题语料补充。但在“观点提炼独特性”“论证逻辑严谨性”等核心维度,仍需教师进行专业指导。

随后,韩笑老师也分享了她将AI智能技术技术应用到教学的思路和方法。她认为AI智能技术对于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有显著作用。利用AI阅读分层系统,根据学生词汇量、阅读速度等数据,为不同水平学生推送适配的大学英语阅读材料,并嵌入生词即时查询、长难句解析等功能。系统还能自动统计学生阅读完成情况及知识点掌握程度,帮助教师精准调整教学重点,学生课外阅读完成率,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。

在交流基础上,参会人员聚焦AI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展开深入研讨,梳理出两大核心挑战:
1.应用深度不足:多数教师仅使用AI工具的基础功能,如课件生成、简单批改,对“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”、“课堂学情实时干预”等高级功能应用较少,存在“重工具使用、轻理念融合”的现象。
2.学科适配性有待优化:大学英语中的写作模块与AI工具适配度较高,但在文化素养培养、情感表达、思辨能力训练等方面,AI对语境、文化内涵及情感逻辑的把握不足,难以完全匹配教学需求。

会议最后,张主任对本次研讨会议的成效给予肯定,认为各位老师的发言既体现了实践中的思考,也精准指出了关键问题,并感谢了三位老师的分享,号召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认真领会,共促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