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6日下午,基础部英语教研室在会议室举行了“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探讨”教研活动。本次会议由基础部英语教研室主任张玉玲老师主持,全体教师出席了会议。研讨围绕破解民办本科英语教师科研与教学融合难题,强化数字化科研能力,聚焦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,围绕科研工具创新应用、课题申报策略、成果转化路径三大议题展开深度交流。

基础部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
首先,张主任指出,大学英语教学始终面临“教学实效与科研突破协同推进”的核心命题,尤其是在AI、语料库等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教育领域的当下,如何将技术工具转化为科研助力、如何让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实践,已成为我们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。希望通过深入交流,能凝聚共识、搭建路径,真正实现“以科研促教学、以技术提效能”的目标。

张玉玲老师发言
随后,教师们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,纷纷为提升科研能力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策略。何锐老师指出,高校科研需紧密结合教学实际,可依托我校语音实训平台,将学生口语练习数据转化为科研分析素材,通过数据统计工具挖掘教学规律,破解“科研与教学脱节”问题,整合学生各类语言学习成果,借助语料库的主题聚类、搭配检索等功能,分析学习薄弱点、提炼实用语言模块,为后续课题研究积累系统性数据支撑。
何锐老师发言
张鑫娜老师认为,AI学术工具能显著提升科研效率,文献梳理类工具可快速整合研究文献并标注核心信息,术语检索类工具能辅助厘清专业领域细分方向,但需警惕工具生成内容的可信度风险。在实施过程中可借鉴相关AI科研工具使用指南,明确“三步核验法”:核对文献标识信息、跨数据库交叉验证、结合教学实际判断结论适配性,帮助教师规范使用工具,避免因数据误差影响科研质量。
张鑫娜老师发言
李勇老师认为,高校科研应注重成果教学转化,可将课题研究与课程建设、教材开发结合,形成“研究-教学-应用”的联动机制,借助技术平台的数据接口开展专项研究,同时吸纳学生参与科研数据整理,实现教研相长。
李勇老师发言
会议最后,张玉玲主任做了总结。张主任表示,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,既关系到个人专业成长,更关系到教研室整体教学质量的突破、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。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,一定能形成“以科研促教学、以技术提效能”的良性循环,打造出具有校本特色的英语科研与教学品牌。